来源: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李维宁摄影报道 《开天劈地》寓意人们使用这些工具开拓蛮荒 《相依相恋》卖的不仅是玉器,还有文化 周日大观 不再是龙凤呈祥、福禄寿、佛像四会玉器市场最近这一两年间悄悄地冒出不少有别于传统的玉器作品。这些新面孔,以加注中国文...
来源:广州日报文、图/本报记者杜安娜 近日,11名越南游客来到广东四会,为世界上最大的碧玉寻找雕塑专家。2007年9月,张锦洪的开采团队在加拿大发现了这块约13吨重的碧玉子料。 2007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张锦洪回国,开始在家乡广东四会打造自己的碧玉王国。两...
玉器在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有着8000年悠久的玉文化史,在中美洲和新西兰,也同样有着悠远的制玉传统,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距今4000年,出土的碧玉玉面具相比较中国同时期出土的玉器,无论是造型能力还是制作工艺,都毫不逊色,但遗憾的是随着玛雅文明...
一千年之前,一群毛利人乘坐独木舟船队,来到郁郁葱葱的新西兰,遇到了一种坚硬的绿色石头。从此,毛利人相信他们的“绿色石头”能够带来力量和幸运,遂把它作为圣物的材料,用来雕刻神像和配件,并且制作成武器和工具。他们使用这种石头雕刻成的弓箭、斧子...
新闻来源:新闻链接: http://show.jczbw.com/zhanhuibaodao/2010/1020/140.html 在世界玉器文化长河中沉淀着数千年历史,从新西兰毛利人使用的工具到红山文化出土的渚龙,从皇室专用之器皿到乾隆所用的玉玺都不乏和田碧玉的身影。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长河中,...
中国嘉德展览讲座拍卖通知,现当代雕刻艺术专场。...
新西兰Jade Factory(汇玉堂)集团11月首次参加2007中国国际珠宝展,意欲开拓中国市场。汇玉堂亚洲区总经理张锦洪先生对记者表示表示,Jade Factory(汇玉堂)集团目前在亚洲已经成功开拓日本市场,经过两年对中国的关注和考察,现已正式决定进入中国市场...
《非诚勿扰》2013-05-26期.2013-06-02期和2013-06-09期的新西兰专场中,主持人孟飞连续3场佩戴汇玉堂的专利碧玉产品。...
美国BBC前资深栏目人Andrew Shaw,他为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安大陆。他痴迷玉石,并花了5年多的时间彻底转行,从一个资深的BBC记者成为一个专业的玉雕人,来到了玉的故乡——中国。...